吃瓜网站&吃瓜事件:
战国七雄楚国的简介
先秦时期,楚国作为周朝的芈姓诸侯国,是战国七雄之一,也称荆。芈姓源自祝融八姓,楚国的始祖季连的后代鬻熊成为周文王的师傅。据古书记载,鬻熊的直系子孙均以熊为姓,但根据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,楚国君主的姓氏实际上是酓。
战国早期,楚惠王再[文]度灭蔡,占领淮水流[章]域;公元前431年[来],简王北上灭莒(在[自]今山东莒县)。简王[Z]卒,声王立,立仅六[B]年,“盗”杀声王。[L]楚悼王立。时三晋强[O]盛,楚国多次与晋军[G]交战,然今非昔比。[文]三晋多次大败楚军,[章]楚国黄河以南大片土[来]地被三晋所占,楚军[自]一胜难求。
楚国:楚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,也是战国七雄之一。楚国有时也被称为荆。该国的始祖是季连,其后代子孙中的鬻熊曾成为周文王的老师。 燕国:燕国是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。在战国时期,燕国是七雄之一,但在前222年被秦国所灭。 韩国:韩国的先祖是晋国的公族。
周代楚国国君的姓是「芈」、「熊」、「楚」还是「酓」?
姓「芈」还是姓「熊」本质是一回事,因为「熊」在古楚语的读音就是「芈(me)」,所以「熊」是意译,「芈」是音译。就像国外姓「White」的,有人用音译就翻译为「怀特」,有人直接意译就是姓「白」,都一样。
因为楚国国君独称熊[Z]氏。楚国又称荆、荆[B]楚,是先秦时期位于[L]长江流域的诸侯国,[O]国君为芈姓(金文中[G]为嬭姓)、熊氏(金[文]文中为酓氏)。周成[章]王时期(一说即前1[来]042年~1021[自]年),封楚人首领熊[Z]绎为子爵,建立楚国[B]。楚怀王时期攻越国[L],尽得越国故吴地,[O]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[G]。
楚国人是夏朝的一支[文],望采纳建议 楚国(公元前111[章]5年-公元前223[来]年)周朝时期华夏族[自]建立的诸侯国,[1[Z]] 国君为芈姓熊氏,出[B]土材料中,芈的原字[L]为嬭(nai),熊[O]的原字为酓(yan[G])。[2] 《史记·楚世家》 “周文王之时,季连[文]之苗裔曰鬻熊。鬻熊[章]子事文王。
楚国(公元前11世纪-公元前223年)周朝时期华夏族建立的诸侯国,国君为芈姓熊氏,出土材料中,芈的原字为嬭(nai),熊的原字为酓(yan)。周成王时期,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,建立楚国。楚国在武、文之世开始崛起,奄有江汉,史称“大启群蛮”。前704年,熊通僭越称王,是为楚武王。
楚国到底算不算周朝册封的诸侯国
1、楚并不是西周成立时的封国,直至周成王时期,才在熊绎赴镐京朝拜周天子时给了一个名义上的封国称号,实际上只是周的羁縻国。不但与周初的宗室、功臣封国性质不同,而且与江淮一带原东夷部落的封国也不同——这些封国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周和周的亲近封国军队的直接威慑之下,在对周的服从程度上是远大于楚的。
2、楚国的自立和扩[来]张,最终使其成为周[自]朝必须正视的强大对[Z]手,尽管它并未正式[B]列入西周分封的诸侯[L]国名单之中。
3、楚国并不是周朝[O]的诸侯国,他不是周[G]朝的宗亲也不是功臣[文]。它是地方崛起的邦[章]国,与周平起平坐,[来]但由于地处南方,所[自]以不及周发达。他的[Z]国君称“王”,与周[B]王一样,而诸侯国君[L]只是:公侯伯子男。[O]
4、楚国,(周朝)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国之一。那个时候没有“中国"这个称呼,按板图延续,算是中国的一部分。
5、楚国既然是周天子册封的国家,就要遵守诸侯国给天子进贡的原则,楚国君王每年必须到周王畿朝拜,并且带来丰厚的贡品献给天子。楚国建国之初很穷,甚至连一匹好马都没有,但是楚人认为既然要去拜见天子,就必须拿出他们更好的东西进贡,于是他们决定把楚人最珍爱的苞茅酒进贡给楚王。